欧洲杯·下单平台(UEFA)官方网站-2024 App Store

欧洲杯下单平台
企业信息

information

天然气价格改革进入加速期,专家建议加快理顺价格

更新时间:2024-01-17

浏览次数:769

返回列表

天然气价格改革进入加速期,专家建议加快理顺价格


随着年内第二次天然气调价的临近,天然气价格改革正逐渐向纵深推进,市场化方向日趋明朗。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在年内公布**个价改文件中明确,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的价格,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称,直供气已占到全部用气量四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主任郭焦锋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在油气管网改革还没有实质性进展之前,价格改革进展要快一些,但是价格改革也要稳步推进,要考虑国际油价频繁波动的基本特点,理顺天然气门站价的同时,缩短调价周期,未来可以和成品油价的调整周期一样,改为十个工作日,甚至更短。


  天然气价改滞后影响市场需求释放


  虽然天然气价格改革靴子迟迟没有落地,但在市场层面,天然气供需双方的自发性调节早已悄无声息地展开。中国石油西气东输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已经主动调低针对一些大客户的天然气价。


  自从2014年国内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以来,天然气销售公司便已开始自我调节,以适应增速放缓后的市场,包括更主动地寻找用户等,但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并未能从整体上改变天然气整体需求放缓的态势。


  今年1月—8月,国内天然气消费量为1252亿立方米,同比仅增长3.55%。与之前两位数的增幅相比,需求下滑严重,但与之前1月—7月同比2.9%的增幅相比,增幅略有提升。天然气调价的滞后,客观上加重了天然气需求侧的萎缩。中国石油大学刘毅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当下包括石油、煤炭在内的传统能源价格走低,天然气价格偏高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天然气与其他能源相比,竞争力急剧下降。


  进入2015年后,市场的悲观预期日趋浓厚。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师叶春晓判断,2015年的天然气消费量很难达到“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不少市场人士认为,价格机制不协调成天然气推广应用的主要阻碍。若要大量推广利用更清洁的天然气,必须恢复其商品属性,推进市场化进程。


  一些市场发育相对充分的省份,不仅受到上游供应商的青睐,也正展示出对未来良好的预期。国内天然气用量**大省江苏省,当地发改委能源局油气处处长赵兵向本报记者透露,江苏省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将天然气用量提升到全国的十分之一,在地方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提高至10%。


  江苏省天然气市场的开放程度在国内屈指可数,地方政府没有成立单一区域的管道公司,上游供应商可以和下游用户直接对话,吸引来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在内的国内主要天然气供应商。


  直购气比例上升至四成


  受到市场需求低迷影响,越来越多的天然气大用户正与上游供应商达成直接的供货意向。截至今年8月,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天然气已占消费总量的四成。


  天然气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刘毅军说,北京的天然气市场采取补贴的方式运作,江浙地区市场化程度更高,江浙地区的燃气电厂可以通过电价的提高,将天然气的成本疏导出去,因此也更受上游供应商青睐。


  为了抢占先机,供应江苏近八成天然气的中国石油日前宣布,在江苏已经建成完备的天然气供应保障体系,包括:1600多公里长的干线、联络线等输气管道系统;金坛、刘庄设计库容超过30亿立方米的两座地下储气库;已经接收了957万吨LNG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以及365×24小时响应的应急抢修体系和满意度达到96.5%的销售服务体系。


  中国石油的人士告诉记者,未来将在江苏继续发展可以直接签订合同的大客户,加大直供气的比例,并增加其他地区的直购气用户数量。


  郭焦锋指出,市场化改革推进前,直购气是市场化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当前天然气价格相对滞后、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局部地区天然气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直购气是解决市场供过于求的重要方式之一。


  刘毅军认为,目前国内的直供气用户比例大幅增加,说明能够直接选择生产商的用户越来越多,这是价格改革中的积极因素,但这只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一个步骤。他强调,政府在产业链上阻碍价格传导的问题需要尽快理顺,及时建立起来能反映市场变化的机制。


  自从2013年我国启动广东、广西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以来,天然气价格已经经过两次调整,今年4月年内**次价格改革方案落地后,天然气价格改革进入加速期。


  按照官方的说法,天然气价格改革已是今年价格改革攻坚的重要成果之一。


  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价格改革攻坚全面提速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文章中提到,今年已顺利实施天然气价格“三步走”改革计划,实现了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顺利并轨,同时放开大用户直供气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天然气已占消费总量的40%,并积极推动建立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7月1日已顺利开业并投入运行。


  加快理顺天然气价格


  由于国内天然气市场发育时间相对较短,天然气价格不顺已成为制约市场发育的重要因素。郭焦锋认为,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关键要把下游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理顺。


  首先要理顺的是价格交叉补贴问题。“目前国内居民气价偏低,没有真正体现供气成本,不能让居民的低气价转到工业等用气部门,造成工业用气价格高企。要按照基本的价格成本理念,理顺不同领域的气价,尽快取消交叉补贴。”郭焦锋说。


  在郭焦锋看来,除了居民气价外,还要理顺天然气计价方式和不同用途的天然气价格。天然气按体积或质量计价和按热值计价,目前看,价格高10%到15%,郭焦锋建议将目前天然气按体积计价改为按热值计价,以体现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真正价值,防止一些不法企业在天然气里加入不能产生能量的氮气等物质,以次充好。


  此外,天然气价格只公布省级城市门站价,并没有公布调峰和储备、可中断等气价。刘毅军认为,与居民气价相比,调峰气价相对来说还不是全国性问题,主要是北京等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的冬季取暖用气量大,导致的峰谷差。调峰气价要以政策落实到位的精神尽快明确下来。需要尽快建立起来相应的机制。目前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推进调峰气价,一个是涨价。


  郭焦锋认为,亟须通过给用户应有的收益和一些利益驱动,否则天然气企业在建设储气设施时没有办法实现盈利,以解决目前我国天然气调峰和储备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Copyright ©2023-2026 欧洲杯下单平台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威科技 声明:本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立即删除!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3033号

XML 地图